H 

--------------------------------------------------------------------------------

【咳声叹气】“咳”念hāi。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海中捞月】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海水桑田】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海北天南】形容距离很远。
【海外奇谈】指毫无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说。
【海市蜃楼】①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蜃吐气而成,故称。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②比喻虚幻的事物。
【海角天涯】谓偏僻遥远的地方。
【海角天隅】见“海角天涯”。
【海底捞月】①同“海中捞月”。②形容自下而上的兜底动作。
【海底捞针】在大海底找针。喻极难找到。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历时长久,万物已变。多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海屋添筹】同“海屋筹添”。
【海屋筹添】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海约山盟】见“海誓山盟”。
【海晏河清】沧海平静,黄河水清。形容天下太平。
【海桑陵谷】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海涯天角】犹言天涯海角。谓僻远的地方。
【海涸石烂】犹海枯石烂。
【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海盟山咒】犹言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誓言和盟约如山和海一样永恆不变。多用以表示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渝。
【海阔天空】亦作“海阔天空”。①《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扞大历末禅僧元览呴题诗於竹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后因以“海阔天空”形容空间广阔。②用以形容性格豪放不拘。③比喻说话议论漫无边际。
【海阔天空】见“海阔天空”。
【海阔天高】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海怀霞想】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怀霞想”谓远游隐居之思。
【亥豕相望】谓文字讹错甚多。
【骇人视听】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骇人闻见】见“骇人视听”。
【骇人闻听】见“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心动目】犹言惊心动目。
【骇目振心】见“骇目惊心”。
【骇目惊心】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骇状殊形】犹言奇形怪状。
【骇浪惊涛】犹言惊涛骇浪。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害群之马】有害于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酣痛淋漓】见“酣暢淋漓”。
【酣歌恆舞】语本《书·伊训》:“敢有恆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孔传:“常舞则荒淫,乐酒曰酣,酣歌则废德。”后以“酣歌恆舞”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酣歌醉舞】见“酣歌恆舞”。
【酣暢淋漓】形容文章等详尽透彻。
【酣嬉淋漓】①形容恣意嬉戏,至于极点。②指文字非常暢达。
【邯郸重步】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邯郸匍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邯郸学步】《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郭象注:“以此效彼,两失之。”成玄英疏:“寿陵,燕之邑。邯郸,赵之都。弱龄未壮,谓之馀子。赵都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国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赵国之能;舍己效人,更失寿陵之故。”《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后因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含牙带角】亦作“含牙戴角”。有牙有角,形容兽类。
【含牙戴角】见“含牙带角”。
【含仁怀义】谓有仁义之德。
【含血喷人】亦作“含血噀人”。亦作“含血潠人”。噀、潠,喷。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别人。
【含血噀人】见“含血喷人”。
【含血潠人】见“含血喷人”。
【含冰茹檗】见“饮冰食檗”。
【含汙忍垢】忍受屈辱。
【含辛忍苦】见“含辛茹苦”。
【含辛茹苦】亦作“含辛忍苦”。忍受辛苦。茹,吃。
【含沙射影】古代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影就喷沙子,被喷射的人就会害病,剧者竟至死亡。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汉光武中平中,有物处於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后以“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
【含英咀华】亦作“含菁咀华”。比喻欣赏、体味或领会诗文的精华。
【含明隐迹】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
【含垢包羞】同“含垢忍耻”。
【含垢忍污】同“含垢忍耻”。
【含垢忍耻】忍受耻辱。
【含垢忍辱】同“含垢忍耻”。
【含垢匿瑕】亦作“含垢藏瑕”。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含垢纳汙】见“含垢纳污”。
【含垢纳污】亦作“含垢纳汙”。忍受耻辱,宽容污秽。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汙……国君含垢。”
【含垢纳汙】见“含垢纳污”。
【含垢弃瑕】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含垢藏疾】包容污垢,藏匿恶物。形容宽仁大度。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国君含垢。”
【含垢藏瑕】见“含垢匿瑕”。
【含宫咀徵】见“含商咀徵”。
【含哺鼓腹】口含食物,饱食挺腹。语出《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后因以“含哺鼓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
【含笑入地】面带笑容而死。犹言死而无憾。
【含冤受屈】见“含冤负屈”。
【含冤负屈】亦作“含冤受屈”。有冤未申,遭受委屈。
【含菁咀华】见“含英咀华”。
【含章天挺】见“含章挺生”。
【含章挺生】亦作“含章天挺”。谓内怀美质而挺秀。
【含商咀徵】亦作“含宫咀徵”。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徵”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含情脉脉】满含深情的样子。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含瑕积垢】比喻蒙受耻辱。
【含饴弄孙】含着饴糖逗小孙子。形容老人自娱晚年,不问他事的乐趣。
【含蓼问疾】相传越王勾践谋复吴仇,身自磨砺,夜以继日,目倦欲睡,则含辛辣之蓼;问病济贫,抚慰百姓。事见《国语·越语》、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后用为君主艰苦自砺,抚慰百姓的典实。
【含齿戴发】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含糊其词】亦作“含糊其辞”。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含糊其辞】见“含糊其词”。
【含霜履雪】比喻品行高洁。
【函矢相攻】谓自相矛盾。
【函盖充周】包容一切。
【函盖乾坤】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汉书·韩信传》作“多多益办”。后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
【韩海苏潮】见“韩潮苏海”。清·俞樾《茶香室从钞》卷八:“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韩寿分香】见“韩寿偷香”。
【韩寿偷香】晋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盗西域异香赠寿。充僚属闻寿有奇香,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寿。见《晋书·贾谧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偷香”为男女暗中通情的典故。
【韩潮苏海】亦作“韩海苏潮”。谓唐韩愈和宋苏轼的文章如潮如海,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清·杨毓辉《〈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韩卢逐块】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塊。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直须狮子咬人,莫学韩卢逐块。”
【韩卢逐逡】《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同,狡兔名。”后以“韩卢逐”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寒心消志】见“寒心销志”。
【寒心销志】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寒灰更然】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寒来暑往】①谓四季的更替。亦泛指时光流逝。语本《易·系辞卜》:“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②谓忽冷忽热,冷热交替。
【寒泉之思】《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寒耕暑耘】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寒耕热耘】见“寒耕暑耘”。
【寒腹短识】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寒蝉仗马】寒天的蝉和皇帝大朝时所设的仪仗马。喻指缄口不语之人。
【寒蝉僵鸟】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汗牛充屋】同“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汗牛塞栋】同“汗牛充栋”。
【汗出洽背】同“汗流浃背”。
【汗出浃背】同“汗流浃背”。
【汗血盐车】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汗如雨下】形容出汗多。
【汗青头白】谓书成人老。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汗马之功】谓战功。
【汗马之劳】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汗马功劳】①指战功。②泛指功劳。
【汗流至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汗流夹背】同“汗流浃背”。
【汗流洽衣】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汗流洽背】同“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汗出得多,湿遍脊背。常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
【汗流浃肤】见“汗流浃体”。
【汗流浃踵】见“汗流至踵”。
【汗流浃体】汗流全身。形容极度惊惧。
【汗流接踵】见“汗流至踵”。
【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汗颜无地】形容极其羞愧,无地自容。
【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比喻在极需要时获得救助。
【悍然不顾】蛮横地不顾一切。
【熯天炽地】形容火势极猛。
【沆瀣一气】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用以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多用于贬义。
【毫分缕析】细致详尽的剖析。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毫无二致】丝毫没有两样。
【毫发不爽】犹言丝毫不差。
【毫发丝粟】形容极其微小。
【毫釐千里】谓由于极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毫釐丝忽】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嚎天动地】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嚎天喊地】见“嚎天动地”。
【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好心好意】谓怀着善意。
【好肉剜疮】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好自为之】自己妥善处置,好好地干。
【好好先生】①《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扞徽呴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此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后称不问是非曲直、一团和气、只求相安无事的人为“好好先生”。②指善良的人,好人。
【好言好语】谓出于善意的言辞;语气和善的言辞。
【好事天慳】见“好事多慳”。
【好事多慳】犹言好事多磨。
【好事多磨】①谓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常指男女相爱,多经波折,不易如愿。②泛指一件好的事情,在进行中往往要经受许多挫折。
【好模好样】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好语似珠】谓诗文中多隽语。
【好说歹说】谓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请求或劝说对方。
【好大喜功】喜爱干大事,建大功业。今多用以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办事铺张浮夸。
【好丹非素】比喻有所偏爱,抱门户之见。
【好吃懒做】谓又馋又懒。
【好行小惠】①见“好行小慧”。②爱用小恩小惠。
【好行小慧】爱耍小聪明。
【好色之徒】贪爱女色的人。
【好佚恶劳】见“好逸恶劳”。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语出《宋史·道学传一·程颢》:“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好酒贪杯】喜欢喝酒。
【好逸恶劳】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好为人师】谓喜欢以教导者自居。
【好善恶恶】见“好善嫉恶”。
【好善嫉恶】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好整以暇】《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因以“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有序而又从容不迫。
【好谋善断】勤于思考,善于作出判断。
【豪干暴取】谓恃强夺取。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
【豪言壮语】指气魄很大的话。
【豪取智笼】犹言qiǎo取豪夺(版权 所有 e we ny a n . c om 易文 言 网)。
【豪放不羁】气魄大而不受拘束。《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方岳宗是现任松江知府方岳贡的哥哥,为人慷慨侠义,~,喜欢喝酒,十分健谈。”
【豪商巨贾】指大商人。
【豪情壮志】豪迈的感情,远大的志向。
【豪夺巧取】谓凭强力抢夺或用欺诈的手段获取。
【豪管哀弦】指管弦乐。
【豪氂不伐,将用斧柯】见“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昊天不吊】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昊天罔极】谓父母尊长养育恩德深广,欲报而无可报答。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浩浩荡荡】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浩然之气】正气;正大刚直之气。
【呵佛骂祖】“呵”念hē。佛教禅宗语。斥骂佛祖。《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是伊将来有把茅盖头,骂佛骂祖去在。”原是沩山对德山的评语,是说德山如果解缚去执,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超越前人。后表示无所顾忌敢作敢为。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若得一把茅盖头,必能为公呵佛骂祖。”明·梅鼎祚《五合记·缘合》:“使不得呵佛骂祖。”
【诃佛诋巫】“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合二为一】见“合两为一”。
【合而为一】合并在一起;合并为一体。
【合两为一】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 
【合衷共济】犹言同心协力。
【合浦珠还】《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穀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於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
【合浦还珠】见“合浦珠还”。
【合眼摸象】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合情合理】合于情理。
【合盘托出】谓全部显露或说出。
【合胆同心】犹言同心同德。
【何去何从】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去取。
【何足介意】犹言哪里值得介意。用于表示轻视。
【何足挂齿】①犹言哪里值得一提。用于表示轻视。语本《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②旧时亦常用作自谦语。
【何所不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何所不至】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什么坏事都干。
【何所不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为。
【何乐不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
【和而不同】谓和衷相济,而又各有所见,不苟同于人。
【和光同尘】《老子》:“和其光,同其尘。”王弼注:“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吴澄注:“和,犹平也,掩抑之意;同,谓齐等而与之不异也。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则亦终无暗之时矣。”后以“和光同尘”指随俗而处,不露锋芒。 
【和风丽日】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和气致祥】谓和平之气可致福祥。
【和衷共济】《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济而已。”后以“和衷共济”表示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和容悦色】同“和颜悦色”。
【和盘托出】把东西全盘端出,比喻将东西全部拿出或将意见全部说出,毫无保留。 
【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悦,亦作“说”。
【和颜说色】见“和颜悦色”。
【河山之德】《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河山带砺】封爵之誓词。极言国基坚固,国祚长久。语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绝耳。”按,厉同“砺”。 
【河水不犯井水】比喻互不干犯。
【河目海口】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为圣贤相貌。
【河出伏流】语出《淮南子·地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河同水密】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河沙世界】指多如恆河沙数的佛世界。语本《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恆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河决鱼烂】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河东三箧】语本《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后指亡失的书籍。
【河东狮子】旧指妒悍的妇女。
【河东狮子吼】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陈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河东狮吼】见“河东狮子吼”。
【河奔海聚】比喻思路开阔、文辞暢达。
【河门海口】比喻说大话。
【河海清宴】见“河清海晏”。
【河斜月落】见“河倾月落”。
【河鱼之疾】见“河鱼腹疾”。
【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河鱼腹疾】指腹泻。鱼烂先自腹内始,故有腹疾者,以河鱼为喻。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三日】《易纬乾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后因以“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河清社鸣】《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刘良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沧海波平。旧时用来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河清海宴】见“河清海晏”。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难俟】《左传·襄公八年》:“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杜预注:“逸诗也。言人寿促而河清迟。喻晋之不可待。”后以“河清难俟”比喻时久难待。 
【河涸海乾】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河落海乾】见“河涸海乾”。
【河倾月落】表示夜将尽。
【河溓海夷】犹言河清海晏。
【河溓海晏】见“河溓海夷”。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涸思乾虑】犹言绞尽脑汁。
【涸鱼得水】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涸辙之鲋】《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涸辙枯鱼】见“涸辙鱼”。
【阖门百口】指全家所有人。
【鹤子梅妻】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兒女。 
【鹤立鸡群】《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后以“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卓然出众。
【鹤立鸡群】见“鹤立鸡群”。
【鹤行鸡群】同“鹤立鸡群”。
【鹤困鸡群】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鹤长凫短】见“鹤长凫短”。
【鹤长凫短】《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用“鹤长凫短”比喻事物各有特点。
【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
【鹤背扬州】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鹤背扬州”比喻利欲之心。 
【鹤骨松姿】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鹤骨松筋】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
【鹤骨龙筋】瘦挺虬曲貌。
【鹤骨霜髯】瘦骨白须。形容年老。
【鹤骨鸡肤】伶仃瘦骨,多皱的皮肤。形容年老。
【鹤骨鸡肤】见“鹤骨鸡肤”。
【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鹤处鸡群】同“鹤立鸡群”。
【鹤唳风声】①《晋书·谢玄传》:“坚(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后世亦以“鹤唳风声”形容极度惊慌疑惧或自相惊扰。②形容凄凉的景象。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鹤唳猿声】鹤鸣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鹤短凫长】《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鹤短凫长”比喻颠倒是非,妄加评论。 
【鹤势螂形】谓腰肢纤袅,体态轻盈。
【鹤鸣之士】《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王弼注:“处内而居重阴之下,而履不失中,不徇於外,任其真者,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又《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后因以“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鹤发松姿】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
【鹤发童颜】白色的头发,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鹤发鸡皮】白发皱皮,状老者之貌。
【鹤膝蜂腰】①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后来用“鹤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鹤归华表】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黑天白日】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
【黑天半夜】深更半夜。 
【黑天摸地】谓漆黑一团。
【黑天墨地】见“黑天摸地”。
【黑白分明】①黑是黑,白是白,两种颜色清楚明显。②比喻是非严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汉书·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黑白混淆】指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黑地昏天】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黑更半夜】指深夜。
【黑言诳语】犹言胡言乱语。
【黑风孽海】喻环境、遭遇的险恶。
【黑家白日】不分昼夜,整天整夜。
【黑云压城城欲摧】原意为黑云密布城的上空,好像要把城墙压塌似的。后比喻恶势力造成的紧张局面或恶势力一时的嚣张气焰。 
【黑漆一团】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黑漆皮灯】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黑漆皮灯笼】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黑价白日】见“黑家白日”。
【黑灯下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黑灯瞎火】见“黑灯下火”。
【恨入骨髓】比喻怨恨之极。语本《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
【恨之入骨】同“恨入骨髓”。
【恨相见晚】见“恨相知晚”。
【恨相知晚】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相识太晚而感到遗憾。 
【恨铁不成钢】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求长进而表示焦急不满。
【恒河一沙】比喻极其渺小。
【恒河沙数】佛教浯。喻数量多如恒河之沙无法计算。《金刚经》:“以七宝满尔所~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吾愿~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恒河沙数蠃者。”
【横七竖八】见“横七竖八”。
【横七竖八】纵横杂乱貌。
【横刀揭斧】持刀执斧。
【横刀跃马】犹言横戈跃马。
【横三顺四】见“横三竖四”。
【横三竖四】见“横三竖四”。 
【横三竖四】犹言横七竖八。
【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
【横戈跃马】谓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
【横生枝节】本指树木从旁生了枝节。比喻意外生出一些事端而阻碍了主要问题的解决。
【横行不法】谓不守法纪,放肆妄为。
【横行直走】见“横行直撞”。
【横行直撞】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横行逆施】谓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横行无忌】谓胡作非为,无所顾忌。
【横行霸道】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横见侧出】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
【横拖倒扯】犹横拖倒拽。
【横拖倒拽】谓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竖拉】犹横拖倒拽。 
【横金拖玉】谓官服盛装。
【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千方百计挑剔毛病。
【横眉立目】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立眼】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吐气】犹言扬眉吐气。
【横眉冷目】见“横眉冷眼”。
【横眉冷眼】愤怒、轻蔑貌。
【横眉努目】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横眉怒目】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怒视】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竖眼】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瞪目】同“横眉努目”。
【横眉瞪眼】犹言横眉努目。
【横倒竖卧】见“横躺竖卧”。
【横针竖线】指缝纫之事。
【横从穿贯】谓融会贯通。
【横翔捷出】谓超逸特出。 
【横枪跃马】犹言横戈跃马。
【横说竖说】亦作“横说竖说”。多方论说,反复喻解。
【横说竖说】见“横说竖说”。
【横遮竖挡】见“横拦竖挡”。
【横槊赋诗】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
【横僿不文】粗鄙没有文化。
【横躺竖卧】竖,亦作“竖”。躺卧凌乱貌。
【横冲直撞】谓任意冲闯,毫无顾忌。
【横冲直闯】见“横冲直撞”。
【横拦竖挡】多方阻挡。
【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横灾飞祸】见“横祸飞灾”。
【横征暴敛】同“横徵暴赋”。
【横殃飞祸】意外降临的灾祸。
【横科暴敛】同“横徵暴赋”。 
【横恩滥赏】不符合规定的赏赐。
【横无忌惮】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横祸非灾】犹言横殃飞祸。
【横祸飞灾】同“横殃飞祸”。
【横抢武夺】见“横抢硬夺”。
【横抢硬夺】谓用强力夺取。
【横赋暴敛】同“横徵暴赋”。
【横徵苛役】(横今读héng)谓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横徵暴赋】(横今读héng)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横徵暴敛】同“横徵暴赋”。
【衡石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衡石程书】见“衡石量书”。
【衡情酌理】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衡阳雁断】衡阳有回雁峰,传说雁至此峰不过,因以“衡阳雁断”比喻音信隔绝。
【衡短论长】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
【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轰天烈地】轰动天地。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
【轰天裂地】见“轰天烈地”。
【轰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轰雷掣电】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轰轰烈烈】形容气势浩大而壮烈。
【烘堂大笑】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烘云托月】渲染云彩以衬托月亮。本指画月亮的一种方法。后用以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来衬托所描绘的事物,使其更加突出。
【烘云讬月】见“烘云托月”。
【宏才大略】亦作“宏材大略”。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宏材大略】见“宏才大略”。 
【闳大不经】谓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闳中肆外】谓诗文内容宏富而文笔发挥尽致。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於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闳宇崇楼】谓大屋高楼。
【闳言高论】见“闳言崇议”。
【闳言崇议】博大高远的议论。
【闳侈不经】见“闳大不经”。
【闳意妙指】见“闳意眇指”。
【闳意眇指】宏大微妙的意旨。
【闳识孤怀】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
【泓峥萧瑟】①形容诗文意境深远。②引申指幽雅恬静。
【洪水猛兽】比喻为害极大的人或事物。
【洪炉点雪】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鸿毛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后即以“鸿毛泰山”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
【鸿毛泰岱】见“鸿毛泰山”。
【鸿爪春泥】同“鸿爪雪泥”。
【鸿爪留泥】同“鸿爪雪泥”。
【鸿爪雪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鸿衣羽裳】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鸿泥雪爪】见“鸿爪雪泥”。
【鸿函钜椟】指丰富的藏书。
【鸿飞冥冥】鸿雁飞向又高又远的空际。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亦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二》:“刚者必仁,佞者必不仁。庞萌为人逊顺,而光武以讬孤期之,不惟失於知人,其惑於佞甚矣,子陵所以鸿飞冥冥也。”明徐渭《四老图赞》:“或以为商颜采芝之辈,鸿飞冥冥矣,而胡为乎浅水平山?”后亦泛指远避祸患,逃之夭夭。 
【鸿飞雪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鸿飞霜降】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鸿都买第】《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后以“鸿都买第”泛指买官行贿。
【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
【鸿消鲤息】谓断绝音信。亦指死。
【鸿案相庄】①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后因以“鸿案相庄”表示夫妻和好相敬。②谓结为伉俪。
【鸿章钜字】犹鸿文。 
【鸿商富贾】豪富的商人。
【鸿稀鳞绝】谓书信极少。
【鸿笔丽藻】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鸿鳦满纸】亦作“鸿乙满纸”。形容书写潦草,随意涂抹。
【鸿翔鸾起】如鸿雁高翔,如凤鸾振起。比喻奋发有为,仕途得意。
【鸿业远图】宏大的事业和远大的抱负。
【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
【鸿渐之仪】《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以“鸿渐之仪”为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鸿渐之翼】鸿鹄凭借羽翼而高飞远行,因以“鸿渐之翼”比喻大才;高才。 
【鸿渐於干】《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於干”指始入仕途。
【鸿篇巨著】见“鸿篇钜制”。
【鸿篇钜制】①杰作。敬称他人的作品。②规模宏大的著作。
【鸿俦鹤侣】鸿、鹤皆为群居高飞之鸟,因用以比喻高洁、杰出之辈。
【鸿儒硕学】指学识渊博、造诣很高的学者。
【鸿隐凤伏】比喻贤才不遇。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鸿鹄将至】《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后以“鸿鹄将至”比喻心思旁骛,另求所得。 
【鸿断鱼沈】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鸿鶱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鸿鶱凤逝】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
【侯门似海】见“侯门如海”。
【侯门如海】相传唐崔郊之姑有侍婢,与郊相恋。姑贫,将婢卖与连帅。郊思慕无已。其婢因寒食出,与郊相遇,郊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后以“侯门如海”谓显贵之家门禁森严,外人不能随便出入。
【喉长气短】比喻事情麻烦、费劲。 
【后生小子】年轻晚辈。
【后生可畏】谓青年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后来之秀】见“后起之秀”。
【后来居上】①谓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②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后起之秀】亦作“后来之秀”。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后海先河】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后浪推前浪】见“后浪催前浪”。
【后浪催前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后悔无及】谓事后懊悔而来不及。语出《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后进之秀】犹言后起之秀。
【后进领袖】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后发制人】谓先让一步,视其弱点,然后制服对方。语本《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后会有期】谓日后还会有相见之时。
【后台老板】戏班子的老板。后多借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后拥前呼】后面簇拥,前面吆喝。形容出行时气派很大。
【后继有人】谓后面有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后顾之忧】泛指来自后方的或家里的忧患。
【厚今薄古】重视现代,把古代放在次要位置。 
【厚古薄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多指学术研究方面的一种现象。
【厚生利用】谓富裕民生物尽其用。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冷遇另一方。
【厚味腊毒】谓味美者毒烈。
【厚往薄来】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
【厚貌深文】见“厚貌深情”。
【厚貌深情】亦作“厚貌深辞”。亦作“厚貌深文”。语出《庄子·列御寇》:“凡人心险於山川,难於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谓外貌忠厚而深藏其思想感情,不流露于外表或言语。 
【厚貌深辞】见“厚貌深情”。
【厚德载物】《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一:“地势之顺,以地德之厚也。厚,故万物皆载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所载矣。”坤,象征大地。地具广厚之德,故能载生万物。借指人事,犹谓以厚德育人。
【厚德载福】《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后谓有德者能多受福为“厚德载福”。 
【呼之欲出】①原作“呼之或出”。形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②谓人选已醖酿成熟,即将就任。
【呼天叫地】见“呼天号地”。
【呼天叩地】见“呼天抢地”。
【呼天唤地】同“呼天号地”。
【呼天号地】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呼天籥地】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呼牛作马】见“呼牛呼马”。
【呼牛呼马】亦作“呼牛作马”。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以“呼牛呼马”、“呼牛作马”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
【呼吸相通】比喻利害一致,命运相连。 
【呼朋引类】谓招引气味相投的人做某事。含贬义。
【呼朋唤友】犹言呼朋引类。
【呼风唤雨】①使刮风下雨。形容神仙或道士等法力之大。②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领。③比喻大显身手,大有作为。④比喻进行不正当活动。
【呼群结党】谓招引同伙,聚集成帮。
【忽冷忽热】谓时而冷静,时而情感冲动。
【忽忽不乐】失意而不愉快。
【囫囵半片】印象模糊,不完整。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多比喻在学习上不作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
【狐不二雄】喻两雄不可并存。
【狐死兔泣】喻物伤其类。
【狐死首丘】《礼记·檀弓上》:“太公封於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日:‘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於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首以向丘,不忘其本也。”后因以“狐死首丘”喻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 
【狐奔鼠窜】形容狼狈逃窜之状。
【狐虎之威】比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狐朋狗友】犹狐群狗党。
【狐朋狗党】同“狐群狗党”。
【狐兔之悲】犹狐死兔泣。
【狐埋狐扬】见“狐埋狐搰”。
【狐埋狐搰】《国语·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韦昭注:“埋,藏也;搰,发也。”谓狐性多疑,才埋藏一物,就掘出查看。喻疑虑过甚。 
【狐狸尾巴】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后以“狐狸尾巴”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
【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狐假鸱张】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狐媚魇道】谓行为妖邪。
【狐裘尨茸】见“狐裘蒙戎”。
【狐裘羔袖】以狐皮为衣身而以羔皮为衣袖。狐贵羔贱,犹大醇小疵。
【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乱。亦以喻国政混乱。
【狐裘蒙茸】见“狐裘蒙戎”。
【狐群狗党】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狐鸣狗盗】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狐鸣鱼书】《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
【狐鸣篝中】见“狐鸣鱼书”。
【狐鸣篝火】见“狐鸣鱼书”。
【狐凭鼠伏】像狐鼠一样凭借掩体潜伏。形容坏人失势,胆怯藏匿之状。
【狐听之声】《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 
【胡天胡地】见“胡天胡帝”。
【胡天胡帝】①语本《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原形容服饰容貌如同天神,后因以“胡天胡帝”表示极其崇高尊贵。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胡支扯叶】见“胡枝扯叶”。
【胡行乱为】犹胡作非为。
【胡里胡涂】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不讲道理,任意做坏事。
【胡作胡为】胡作非为。
【胡作乱为】胡作非为。
【胡言乱道】胡言乱语。
【胡言乱语】①瞎说;胡诌。②没有根据的或没有道理的话。 
【胡言汉语】犹言胡言乱语。
【胡拉乱扯】见“胡拉混扯”。
【胡枝扯叶】亦作“胡支扯叶”。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胡思乱量】犹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不切实际、没有根据地瞎想。
【胡猜乱想】没有根据地随意猜想。
【胡越一家】喻居地远隔者聚集一堂。犹言四海一家。
【胡越同舟】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胡说八道】乱编瞎说。
【胡说白道】犹言胡说八道。
【胡说乱道】犹言胡说八道。
【胡诌八扯】胡扯瞎说。
【胡诌乱扯】胡诌八扯。 
【胡诌乱道】见“胡诌乱说”。
【胡诌乱说】胡诌,随意胡说。
【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胡乱纠缠。
【鹄形菜色】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鹄形鸟面】饥疲瘦削貌。
【鹄面鸠形】①面容枯憔,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憔瘦削的人。
【鹄峙鸾停】形容人仪态端庄,姿容秀美。
【鹄峙鸾翔】形容笔势挺拔而飘逸。
【湖光山色】指山水景色。
【鹘入鸦群】比喻骁勇无敌。
【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兒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户告人晓】挨户晓谕,使人人知道。
【户限为穿】门坎都被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户曹参军】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户枢不朽】见“户枢不蠹”。
【户枢不蝼】见“户枢不蠹”。
【户枢不蠹】亦作“户枢不蝼”。亦作“户枢不朽”。经常转动的门轴不易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可以不受外物侵蚀而历久不坏。
【互通有无】互相交换以满足各自的需要。
【怙才骄物】犹言恃才傲物。
【怙过不悛】坚持错误不改。
【怙终不悔】见“怙终不悛”。
【怙终不悛】有所恃而终不悔改。语本《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改悔。语本《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怙顽不悛】犹言顽固不化。
【哗世取名】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哗世取宠】犹言哗众取宠。
【哗世动俗】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行使众人兴奋激动,博取众人的称赞和支持。语出《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颜师古注:“譁,諠也。宠,尊也。”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化及豚鱼】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语本《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化日光天】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化民成俗】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化若偃草】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化性起伪】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化枭为鸠】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化为泡影】变成很快就消失的水泡和影子。形容希望落空。
【化为乌有】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虚构对话者三人,其一曰:乌有先生。乌有,哪有,无有。后因以“化为乌有”形容全部丧失、全部落空,或全部没有了。
【化零为整】集合许多分散的部分成为整体。
【化腐成奇】谓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语本《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化腐为奇】见“化腐成奇”。
【化险为夷】化险阻为平易;转危为安。 
【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划一不二】①一律;一致。谓不二价。②谓言行一致。③引申为刻板。
【划地为牢】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以“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滑天下之大稽】形容极其滑稽可笑。
【滑泥扬波】谓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话不投机】谓谈话时彼此意见情趣不合。
【话不相投】犹言话不投机。
【话不虚传】谓传言不假,与实际相符。
【话长说短】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怀才不遇】谓胸怀才学而不逢其时或不被赏识任用。
【怀才抱器】见“怀材抱器”。
【怀山襄陵】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怀材抱器】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怀金拖紫】见“怀金垂紫”。
【怀金垂紫】形容显贵。金,金印;紫,系印的紫色丝带。
【怀珠抱玉】见“怀珠韫玉”。
【怀珠韫玉】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 
【怀黄握白】谓携带着钱财。黄,指黄金;白,指白银。
【怀觚握椠】见“怀铅提椠”。
【怀道迷邦】犹言怀宝迷邦。
【怀铅提椠】谓携带笔简,以备随时记录、著述。铅,铅粉;椠,木板。皆古代书写用具。
【怀铅握椠】见“怀铅提椠”。
【怀银纡紫】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汉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皆银印。
【怀瑾握瑜】比喻有高贵的品德和才能。
【怀宝迷邦】比喻有才德而不为国用。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朱熹集注:“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 
【坏法乱纪】破坏法制和纪律。
【坏植散群】①解散朋党。②指离心离德。
【坏裳为袴】《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袴”,往见刘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袴,指军装。后以“坏裳为袴”代指从军。
【徊肠伤气】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
【淮王鸡狗】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馀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昇天。”后因以“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淮橘为枳】《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鸲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后因以“淮橘为枳”比喻人或事物因环境不同而改变性质。 
【槐南一梦】同“槐安梦”。
【欢迸乱跳】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欢蹦乱跳】见“欢迸乱跳”。
【欢忭鼓舞】见“欢忻鼓舞”。
【欢呼鼓舞】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欢声雷动】形容欢呼的声音很大,像雷响一样。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欢喜。
【欢喜冤家】指似怨恨而实相爱的恋人或夫妻。
【欢忻鼓舞】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还元返本】见“还原反本”。
【还年卻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还年驻色】恢复年轻,永葆青春。 
【还珠返璧】谓宝物失而复得。
【还珠买椟】同“买椟还珠”。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还淳反古】谓回复到原来的淳厚古朴的状态。
【还淳反朴】谓回复到原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
【还淳反朴】同“还淳反朴”。
【还淳反素】同“还淳反朴”。
【还淳反朴】同“还淳反朴”。
【还淳返朴】同“还淳反朴”。
【还乡昼锦】《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颜师古注:“言无人见之,不荣显矣。”后以“还乡昼锦”谓富贵还归故乡,犹如衣锦昼行,以示荣显。
【还醇返朴】同“还淳反朴”。 
【还朴反古】见“还淳反古”。
【换骨夺胎】喻作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换汤不换药】喻形式改变而实质不变。
【涣汗大号】①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②谓帝王发布号令。
【涣如冰释】犹言涣然冰释。
【涣若冰消】犹言涣然冰释。
【涣若冰释】犹言涣然冰释。
【涣然冰释】像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语出《老子》:“涣兮若冰之将释。”
【涣发大号】犹言涣汗大号。
【涣尔冰开】犹言涣然冰释。
【患得患失】生怕得不到,得到以后又生怕失掉。谓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语本《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何晏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 
【焕然一新】本作“焕然如新”。谓光彩耀眼,好像新的一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后以“焕然一新”形容发出光彩,呈现崭新的面貌或气象。
【焕然如新】见“焕然一新”。
【慌不择路】慌里慌张,顾不上选择道路。
【慌手忙脚】见“慌手慌脚”。
【慌手慌脚】形容急迫忙乱,慌张失措的样子。 
【黄人守日】《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后遂以“黄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黄人捧日】见“黄人守日”。
【黄口小兒】指年轻无知的人。多用于讥笑斥骂。
【黄口孺子】犹言黄口小兒。
【黄公酒垆】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於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黄花晚节】本指菊花能傲霜开放,常比喻人到晚年仍保持高尚的节操。
【黄茅白苇】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黄金世界】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黄金时代】①指政治、经济、文化最昌盛的时期。②指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
【黄卷青灯】谓辛勤夜读。
【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黄冠草履】见“黄冠草服”。
【黄冠野服】见“黄冠草服”。
【黄袍加身】后周赵匡胤谋夺帝位,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替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定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后因以为典实。亦指登上帝位。 
【黄袍加体】见“黄袍加身”。
【黄雀伺蝉】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后以“黄雀伺蝉”比喻祸近其身,尚无所知。
【黄雀衔环】谓感恩图报。
【黄麻紫泥】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黄麻紫书】见“黄麻紫泥”。
【黄童白叟】黄口小兒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黄童白颠】见“黄童白叟”。
【黄童皓首】见“黄童白叟”。
【黄道吉日】旧时迷信星命之说,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称为“黄道吉日”。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黄汤淡水】同“黄汤辣水”。
【黄汤辣水】泛指饮食。
【黄杨厄闰】旧时传说黄杨难长,遇闰年不仅不长,反要缩短。因以“黄杨厄闰”比喻境遇困难。
【黄粱一梦】见“黄粱梦”。
【黄尘清水】比喻变化迅速。
【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鮐”。
【黄发兒齿】指年老长寿。
【黄发骀背】见“黄发台背”。
【黄发鮐背】见“黄发台背”。
【黄龙痛饮】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黄锺瓦缶】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黄锺毁弃】比喻贤才不用。
【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常连用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和高妙。
【黄钟瓦釜】见“黄锺瓦缶”。
【黄钟长弃】见“黄锺毁弃”。
【黄钟毁弃】见“黄锺毁弃”。
【黄齑白饭】指粗恶的饭食。
【黄齑淡饭】见“黄齑白饭”。
【惶惶不安】心中惊慌害怕,十分不安。 
【潢池弄兵】《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於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后因以“潢池弄兵”谓叛乱,造反。
【潢池盗弄】见“潢池弄兵”。
【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表示由于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慨。
【恍如梦寐】好像做梦一样。
【恍恍荡荡】摇晃不定。
【恍然大悟】猛然省悟。
【灰心丧气】信心失去,意志消沉。
【灰心丧意】犹言灰心丧气。
【灰心短气】见“灰心丧气”。
【灰心槁形】谓意志消沉,形体枯槁。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灰身泯智】见“灰身灭智”。
【灰身粉骨】犹言粉身碎骨。
【灰身灭智】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灰飞烟灭】见“灰飞烟灭”。
【灰飞烟灭】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消失。
【灰烟瘴气】喻污浊。
【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灰头土面】①佛教语。谓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机应现各种混同凡俗的化身。②指面容污秽。
【灰头土脸】谓面容污秽。
【灰躯糜骨】犹言粉身碎骨。
【挥戈回日】见“挥戈反日”。
【挥戈反日】语本《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后多用为力挽危局之典。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九回:“不过说到开国会,定宪法,都是些扶墙摸壁的政治,没有一个~的奇才。”。 
【挥戈退日】见“挥戈反日”。
【挥日阳戈】犹言挥戈反日。
【挥汗成雨】形容人多。
【挥沐吐餐】谓礼贤下士。
【挥金如土】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恢恢有馀】《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馀地矣。”后以“恢恢有馀”谓宽广而有馀裕。
【恢恑憰怪】谓离奇怪异。
【恢诡谲怪】见“恢恑憰怪”。
【晖光日新】《易·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后因以“晖光日新”谓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辉光日新】《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高亨注:“天之道刚健,山之性厚实,天光山色,相映成辉,日日有新气象。”后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辉煌金碧】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麾之即去】语本《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原形容性情刚直不屈,能坚持原则。后反用其语,意谓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挥,听候调遣。 
【隳肝尝胆】犹言隳肝沥胆。
【隳肝沥胆】谓剖开肝胆以示真诚。比喻尽心竭力。
【隳胆抽肠】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回山倒海】喻力强势大,能压倒一切。
【回心转意】转变心意,改变态度。
【回生起死】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回光反照】见“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亦作“回光反照”。①太阳刚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临死之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②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③佛教指反省内心。 
【回春妙手】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回黄转绿】草木由绿变黄,由黄变绿。谓时序变迁。亦以比喻世事的反复。
【回船转舵】犹见风使舵。喻说话做事随机应变。
【回嗔作喜】转怒为喜。
【回肠荡气】言人受感动后肠为之转,气为之舒,用以形容音乐、文词等生动感人之极。
【回头是岸】佛家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语。意谓人只要觉悟回头,就可以得救。多用于劝人悔过自新,及警告恶人促其回心向善。
【回山转海】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回天挽日】见“回天倒日”。 
【回天倒日】犹言旋转乾坤。
【回天运斗】犹言旋转乾坤。
【回天转地】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
【回文织锦】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以“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回邪入正】犹言改邪归正。
【回乾就湿】谓母亲育兒时,让婴兒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回嗔作喜】转怒为喜。
【回肠九转】形容内心焦虑不安,痛苦万分,仿佛肠子被多次牵转一样。 
【回肠百转】见“回肠九转”。
【回肠伤气】见“回肠荡气”。
【回肠荡气】亦作“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回筹转策】运筹决策。
【悔之不及】同“悔之无及”。
【悔之晚矣】后悔已来不及了。
【悔之无及】后悔已来不及。
【悔不当初】后悔当初不该这么做。
【悔其少作】谓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
【悔过自新】悔改过错,重新做人。
【悔罪自新】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悔读南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温庭筠》:“令狐綯曾以旧事访於庭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綯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后以“悔读《南华》”为慨叹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的典故。
【毁于一旦】谓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掉。
【毁不危身】见“毁不灭性”。
【毁不灭性】儒家丧制。谓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毁方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毁方投圆】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毁家纾国】见“毁家纾难”。
【毁家纾难】语出《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杜预注:“毁,灭;纾,缓也。”后以“毁家纾难”称不惜捐弃家产、解救国难的行为。
【毁钟为铎】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会者不忙】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会逢其適】恰巧碰上那个场合。
【会家不忙】见“会者不忙”。
【讳兵畏刑】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讳莫如深】本谓事情重大,提起来会令人痛心,故而隐瞒不言。深,深重。《穀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杨士勋疏:“深,谓君弑、贼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则为之隐讳。”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
【讳疾忌医】①隐瞒疾病,不愿医治。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
【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讳树数马】《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遂以“讳树数马”表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诲人不倦】教诲别人有耐心,不厌烦。
【诲人不惓】见“诲人不倦”。
【诲奸导淫】引诱人做奸恶淫荡等坏事。
【诲淫诲盗】见“诲淫诲盗”。 
【诲淫诲盗】《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於盗者,使来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原有祸由自招的意思。后常用“诲淫诲盗”指引诱人去干盗窃奸淫等坏事。亦作“诲淫诲盗”。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宋·陆游《跋柳氏训序》:“方玭之为是书也,璨已长矣,诗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悲夫!”亦作“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明·无名氏《三化邯郸》二折:“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良药苦口,信有之矣。”
【贿货公行】同“贿赂公行”。
【贿赂公行】谓公开行贿受贿。
【彗氾画涂】彗:扫帚;汜:以水洒地。涂:泥。谓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汉书·王褒传》:“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越砥敛其咢。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颜师古注:“彗,帚也。汜,把洒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扫汜洒之地,以刀画泥中,言其易。”
【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惠而不费】施惠于人而无所耗费。
【惠然肯来】《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郑玄笺:“肯,可也,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后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喙长三尺】讥人强言善辩。语出《庄子·徐无鬼》:“丘原有喙三尺。”陆德明释文:“三尺言长也。”
【慧业才人】见“慧业文人”。
【慧业文人】《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孟顗事佛精■,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后以“慧业文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昏天黑地】①形容日暮天黑或光线昏暗。②形容头脑迷乱或头昏眼花。③形容头脑发热,忘乎所以。④形容生活荒唐,行为放荡不拘。⑤犹言天翻地覆,形容闹得厉害。⑥形容社会黑暗。
【昏天暗地】见“昏天黑地”。
【昏昏浩浩】苍茫浩渺。
【昏昏欲睡】昏昏然只想睡觉。形容疲倦的样子。
【昏昏噩噩】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昏昏默默】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昏定晨省】旧时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谓晚间安排床衽,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昏迷不省】见“昏迷不醒”。
【昏迷不醒】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昏头打脑】见“昏头搭脑”。
【昏头昏脑】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昏头搭脑】同“昏头昏脑”。
【昏头晕脑】见“昏头昏脑”。
【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
【浑身是胆】全身是胆。形容人胆量极大。
【浑身解数】全身本领。解,武术用语,犹套。
【浑俗和光】谓不露锋芒,与世无争。语本《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浑抡吞枣】见“浑沦吞枣”。
【浑沦吞枣】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浑然一体】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语本《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浑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
【浑然自成】见“浑然天成”。
【浑金白玉】见“浑金璞玉”。
【浑金璞玉】未经提炼的金和未经琢磨的玉。比喻未加修饰的天然美质。
【浑浑沌沌】①旧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②混杂、不分明貌。③糊涂无知貌。④形容迷糊,不清醒。
【浑浑沈沈】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沈沈,孰知其藏。”一说,“沈”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浑浑噩噩】①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灝灝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浑厚质朴貌;噩噩,严肃正大貌。后连用谓淳朴。②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③形容一片模糊的景象、状态。
【混世魔王】古小说中有些神魔、绿林人物的诨名,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有混世魔王樊瑞。常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混作一谈】见“混为一谈”。
【混俗和光】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混混沌沌】①迷糊不清醒貌。②模糊一片,不分明。③象声词。形容波浪声。
【混淆黑白】颠倒黑白,制造混乱。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朱自清《诗言志辩·诗言志(三)》:“可见“言志”跟“缘情”到底两样,是不能~的。”亦作“并为一谈”。
【混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混水摸鱼】喻趁混乱时机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混水捞鱼】见“混水摸鱼”。
【混混噩噩】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混混沄沄】水流汹涌貌。比喻连续不断。
【魂亡胆落】同“魂飞魄散”。
【魂不守宅】见“魂不守舍”。
【魂不守舍】亦作“魂不守宅”。谓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不集中。
【魂不附体】①形容极度恐慌。②形容为情所感,不能自主。③谓人死亡。
【魂不赴体】同“魂不附体”。
【魂不负体】同“魂不附体”。
【魂不著体】同“魂不附体”。
【魂不着体】同“魂不附体”。
【魂不著体】同“魂不附体”。
【魂飞目断】形容十分心向往之,不能自持。
【魂飞神丧】同“魂飞魄散”。
【魂飞魄越】同“魂飞魄散”。
【魂飞魄散】①形容惊恐万状。②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③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魂飞魄丧】同“魂飞魄散”。
【魂飞魄荡】同“魂飞魄散”。
【魂飞魄飏】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破】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丧】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落】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裂】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战】同“魂飞魄散”。
【魂飞胆颤】同“魂飞魄散”。
【魂耗魄丧】同“魂飞魄散”。
【魂消魄丧】①同“魂飞魄散”。②同“魂飞魄散”。
【魂消魄夺】同“魂飞魄散”。
【魂消胆丧】同“魂飞魄散”。
【魂丧神夺】同“魂飞魄散”。
【魂劳梦断】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魂驰梦想】形容思念万分。
【魂摇魄乱】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魂慴色沮】形容惊恐万状。
【魂惭色褫】惶愧失色,惊恐不安。
【魂销目断】谓情思凄苦。
【魂销肠断】见“魂销目断”。
【魂颠梦倒】犹言神魂颠倒。
【魂飘神荡】同“魂飞魄散”。
【魂飘魄散】同“魂飞魄散”。
【魂惊魄惕】形容十分震惊。
【魂惊魄落】形容极度惊恐。
【魂惊胆落】形容惊恐万分。
【魂惊胆颤】形容惊恐万分。
【活天冤枉】形容冤枉之极。
【活形活现】同“活龙活现”。
【活神活现】同“活龙活现”。
【活剥生吞】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活眼活现】同“活龙活现”。
【活眼现报】现世的报应。
【活龙活现】形容说话作文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感到像真的一样。
【活龙鲜健】形容健壮有活力。
【活蹦活跳】犹活蹦乱跳。
【活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活灵活现】同“活龙活现”。
【火上加油】见“火上浇油”。
【火上弄冰】亦作“火上弄冰凌”。亦作“火上弄冬凌”。亦作“火上弄冻凌”。①喻事之易成。②喻易于败亡。
【火上添油】见“火上浇油”。
【火上浇油】①比喻于矛盾中增加激化因素,使人更加恼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②喻暴躁。
【火山汤海】喻艰难危险。
【火中取栗】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后常以“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
【火妻灰子】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火冒三丈】形容十分生气。
【火冒三尺】见“火冒三丈”。
【火急火燎】犹火烧火燎。
【火耕水种】犹言火耕水耨。
【火耕水耨】古代一种耕种方法。烧去杂草,灌水种稻。
【火耕流种】犹言火耕水耨。
【火眼金睛】原指孙行者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指人的眼光锐利,能识别真伪。
【火然泉达】《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后以“火然泉达”喻形势发展迅猛。
【火尽灰冷】比喻权势消失。
【火尽薪传】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火热水深】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火耨刀耕】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火树琪花】见“火树银花”。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火龙黼黻】《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火烧火燎】比喻心急如焚。
【火烧眉毛】①比喻情势非常急迫。②比喻只顾眼前。常作歇后语。
【货真价实】①谓货物质地优良,价钱公道。为商人招揽生意的习惯用语。②泛指事物的真实地道,无虚假。
【货贿公行】同“贿赂公行”。
【货赂大行】同“贿赂公行”。
【货赂公行】同“贿赂公行”。
【获兔烹狗】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获陇望蜀】同“得陇望蜀”。语本《东观汉记·隗嚣传》、《后汉书·岑彭传》。谓已取得陇右(甘肃一带),又想攻取西蜀(四川一带)。比喻贪得无厌。
【祸及池鱼】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祸不单行】旧谚。谓不幸的事件常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祸不旋踵】形容灾祸很快来临。踵,脚跟;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为短暂。
【祸在旦夕】谓祸患来临在即。旦夕,谓早晨或晚上,喻短时间。
【祸近池鱼】犹言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而受害。
【祸迫眉睫】犹言祸在旦夕。
【祸盈恶稔】犹言罪恶累累。稔,喻积久。
【祸起萧墙】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
【祸国殃民】见“病国殃民”。
【祸从口出】谓言语不慎会招致灾祸。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谓说错了话要惹祸,吃错了东西要生病。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
【祸从天降】谓祸事突然来临。
【祸枣灾梨】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雕版,因谓滥刻无用的书为“祸枣灾梨”。参见“梨枣”。
【祸结兵连】谓战争之类的灾难接连不断。
【祸稔恶积】犹言祸盈恶稔。谓长期作恶犯罪,罪恶深重。
【祸福之门】谓祸与福之所从出。
【祸福同门】谓祸福皆人自取。
【祸福相倚】犹言祸福倚伏。谓祸与福相因而生。
【祸福倚伏】谓祸与福常相因而至。语出《老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福无门】谓祸福没有定数,都是人所自取。
【惑世盗名】犹言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惑世诬民】蛊惑世人。
【豁人耳目】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豁达大度】胸襟开阔,气量宽宏。
【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豁然省悟】同“豁然大悟”。
【豁然贯通】顿时晓悟。
【豁然开悟】同“豁然大悟”。
【豁然开朗】①谓顿时现出开阔敞亮的境界。②引申为顿然晓悟。
【豁然顿悟】同“豁然大悟”。
【豁然确斯】明白透彻。
【豁口截舌】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意即命人住嘴。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