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庶人章第六

【原文】
用天之道①,分地之利②,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③,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④。

【注释】
①天之道: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季节变化等自然规律。用天道,按时令变化安排农事,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②分地之利:唐玄宗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这是说,应当分别情况,因地制宜,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农作物,以获取地利。
③孝无终始:指孝道的义理非常广大。从天子到庶人,不分尊卑,超乎时空,无终无始,永恒存在。不管什么人,在“行孝”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
④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情。意思是孝行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不会做不到。

【译文】利用春、夏、秋、冬节气变化的自然规律,分别按照土地的不同特点,使之各尽所宜;行为举止,小心谨慎仙人占相;适度花费,节约俭省;以此来供养父母。这就是庶民大众的孝道啊!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孝道是不分尊卑,超越时空,永恒存在,无终无始的。孝道又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如果有人担心自己做不来,做不到,那是根本不会有的事。

【评析】庶人,平民,在上古一般指具有自由身份的农业劳动者。《孝经》为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不同内容的“孝”。《礼记·祭统》孔颖达正义引《孝经援神契》概括“五孝”说:“天子之孝曰就,诸侯曰度,大夫曰誉,士曰究,庶人曰养。”又说:“五孝不同,庶人但取畜养而已。”对庶人之孝表现出鄙薄和轻蔑。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