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仲冬纪 当务

【原文】
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惑而乘骥也,狂而操“吴干将”②也,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所贵辨者,为其由所论也;所贵信者,为其遵所理也;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所贵法者,为其当务也。

【注释】
①当务:办事要合乎时务。这是墨家的学说。②吴干将:有名的宝剑的名称。

【译文】
辨析但不符合公论,语言真实但不符合道理,勇敢但不符合道义,执法但不符合情理,就像迷惑的人骑着骏马,疯狂地拿着宝剑挥舞,使天下混乱的就是这四种情况。我们看重辨析,是沿着公论的说法而做的;我们看重忠信,是遵照道理的原因;我们看重勇敢,是因为能推行正义;我们看重法则,是因为符合时务。

【原文】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关内,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有。”备说非六王、五伯,以为“尧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湎之意,汤、武有放杀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故死而操金椎以葬,曰“下见六王、五伯,将榖其头”矣。辨若此不如无辨。楚有直躬①者,其父窃羊而谒②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③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无信。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若此不若无勇。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注释】
①直躬:人名。②谒:告。③载:通“再”。

【译文】
跖的徒弟问跖说:“盗窃也有学说吗?”跖回答:“怎么会没有呢?妄想窃取屋内财富的,猜中了藏宝地点的人,是圣人;先破门而入的,是勇士;最后才出来的,是有道义的人;知道行窃时机的,是有智慧的人;能主持平均分配赃物的,是仁义的人,不懂得这五项却能成为大强盗的人,天下还没有。”备说讲起六帝五王的不是,认为“尧有不慈爱自己儿子的名声,舜有不孝顺父母的行为,禹有沉溺美色的意图,汤王有流放桀,武王有杀害纣的事情,五霸有吞并周室,使天下暴乱的阴谋。世上的人都赞扬他们,人人都忌讳说他们的坏话,这是糊涂”。所以备说死的时候还拿着金槌来下葬,说“到了下面见到六帝五王,要将他们的头敲破”。像备说这样的辨析还不如不进行辨析了。楚国有个人叫做直躬,因为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就把父亲告到了官府上,官府执法将要把他的父亲处死。直躬请求代替他的父亲去死。将要处决的时候,他告诉官吏说:“我的父亲偷了羊,我告发他,不就是诚信吗?我的父亲要被处死,我代替他,不是孝道吗?诚信而且孝道的人被杀,国家将还会有不被杀的人吗?”楚王听了,就不处死他。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奇怪啊!直躬这样的诚信,是利用了父亲的一件事去两次取得自己的好名声。”所以直躬的诚信还不如没有诚信。齐国有看重勇气的人,一个住在东城边,一个住在西城边,忽然在路上相遇,见了面就说:“不如一起喝酒吧?”喝了好几回后,又说:“不如找点肉吃?”其中一个说:“你的肉?还是我的肉?为什么还要到处去找肉呢?只要准备好酱拌肉就行了。”因此,大家抽出刀互相割吃对方的肉,一直吃到死了为止。这样的勇敢还不如没有勇敢。纣王同母的兄弟有三个,最大的叫微子启,第二的叫中衍,最小的叫受德。受德就是纣王,十分年轻。纣王的母亲生下微子启和中衍的时候还是妾妃,生下纣的时候已经升为正妻了。纣的父母想立微子启做太子,太史根据法典争论说:“有了正妻的儿子就不可以立妾妃的儿子。”纣王因此成为了太子。像这样执行法典,还不如没有法典。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