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宋文 管仲论

(苏洵)
【题解】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向朝廷举荐,授秘书省校书郎。他为文奇峭雄拔,一时成为学者仿效的对象。他和二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又同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著有《嘉祐集》。
本文批评了管仲在临死前未能荐贤自代,以致在他死后齐国发生了内乱。作者的观点颇为新奇,可以称为“翻案文章”。

【一段】
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②,威公薨③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④。

【注释】
①管仲(?—前654):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齐国日益富强。威公:即齐桓公(?—前643),宋人因避宋钦宗(赵桓)名讳而改,名小白。在管仲帮助下,他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竖刁:桓公宠信的一个寺人。易牙:桓公宠信的近臣,因擅长烹饪而受宠。开方:卫国公子。以上三人在管仲死后,把持朝政。③薨(hōnɡ):诸侯或大夫死称薨。据史书记载: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桓公死,宫中竟无人为他料理后事,以致尸体腐烂。④齐无宁岁:桓公死后,又经过十一代传至齐简公,齐国国势一直衰败。

【译文】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排斥夷狄,直到他死,齐国一直富强,各国诸侯不敢背叛。管仲一死,竖刁、易牙、开方受到桓公重用,导致桓公死于内乱,五个公子争夺王位,齐国的灾难蔓延不断,直到简公时,齐国没有一年安宁过。

【二段】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⑤;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⑥,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⑦。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注释】
⑤鲍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少时与管仲为好友。在齐国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的争权事件中,他辅佐小白,而管仲辅佐纠。小白获胜,即位为桓公,任他为相,他坚辞不就,并保举管仲出任。⑥四凶:见《朋党论》注⑤。⑦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少正卯(?—前496):春秋时鲁国大夫,与孔子同时在鲁讲学,曾多次把孔子的门徒吸引到自己门下。孔子出任鲁国司寇时,以“五恶”的罪名将其处死。少正,复姓,一说为古代官名。

【译文】
谈到功业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那必定有其成功的起因;祸患的出现,并不是出现在发生之日,也必定有形成的预兆。因此,齐国的强盛,我不认为是由于管仲,而是说由于鲍叔牙;到齐国发生了内乱,我不认为是竖刁、易牙、开方引起的,而是说由于管仲。为什么这样说?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坏人,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尔后才知道应该流放四凶;有了孔子,尔后才知道应该除掉少正卯。那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使齐桓公得以重用那三个坏人的,是管仲。

【三段】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⑧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⑨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注释】
⑧弹冠而相庆: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弹冠,用手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⑨絷(zhí):捆绑。匹夫:平常的人(带有轻蔑的语气)。

【译文】
管仲病重的时候,桓公问他谁能继他为国相。在这时,我个人以为管仲将会推荐天下的贤人来答复。可是他的回答不过是说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近人情,不可接近他们而已。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真能够不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已经和桓公相处好些年了,也应该了解桓公的为人了吧!桓公的耳朵离不开声乐,眼睛离不开女色,如果不重用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在当初之所以不重用这三个人,只是由于有个管仲在朝中。一旦朝中没有了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会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他临死时对桓公说的话,就可以束缚住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就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这三个人不过是三个匹夫而已。不然的话,难道天下还缺少像这三个人一样的坏家伙吗?即使桓公侥幸地听从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个人,而其余的坏家伙,管仲能全部数出来让桓公把他们都杀掉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事物本质的人。趁着桓公问他的机会,推荐天下的贤人来接替自己,那么管仲虽然死了,而齐国还不能说是失去管仲。那三个人还有什么令人可怕之处!不对桓公说也是可以的。

【四段】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注释】
五伯(bà):即“五霸”,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伯,通“霸”。文:晋文公。灵公:指晋灵公,晋文公之孙。孝公:指齐孝公,齐桓公之子。

【译文】
五霸中没有谁能超过齐桓公、晋文公的。晋文公的才干,超不过齐桓公;他的大臣又都比不上管仲。晋文公为人暴虐,不如齐桓公宽厚。晋文公死后,诸侯们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还能够当诸侯的盟主一百多年。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晋国的国君虽然平庸无能,而朝中还有年高有德之臣。齐桓公一死,齐国便一败涂地,这是毫无疑问的事,齐国只依靠管仲一个人,然而管仲已经死了。

【五段】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是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注释】
宾胥无:齐国的贤大夫。史䲡: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大夫。蘧(qú)伯玉:卫灵公时贤大夫。弥子瑕:卫灵公的宠臣,以善于逢迎而获宠。身后之谏:即“尸谏”,死后不入殓,陈尸窗前,以此表示进谏。“萧何”二句:汉丞相萧何和曹参并无深交。萧何病重将死时,曾向汉惠帝示意曹参可以接替自己为相。

【译文】
天下从来不会没有贤人,只是有了贤臣却没有明君去重用他。齐桓公在世时,说天下再也没有像管仲那样的人了,我不相信这种说法。在管仲写的书中,有一处记载他在临死时,曾评论过鲍叔、宾胥无的为人,并且分别指出他们的短处。这说明他的心里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足以授予他们以治国的重任。同时他还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了,可见这部书是荒诞而不足信的。我看史䲡这个人,由于自己在生前没能举荐蘧伯玉而斥退弥子瑕,因而便在身死以后以尸谏君。萧何在将死时举荐曹参代替自己为丞相。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国家由于一个人而兴盛,由于一个人而衰亡。贤人并不为他本身的死而悲哀,而是担心他的国家的衰落。所以必须再找到一个贤者接替他,然后才可以死去。那个管仲,为什么不这样做就死了呢?

【评析】
管仲是历史上的名相之一。他辅佐齐桓公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的功绩一向为人称道,连孔子对他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这样一个典范人物,作者独能从其不能推荐贤人这一要害之处进行评说,其立论新奇,合乎情理。在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的去世往往会给国家带来消极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是不罕见的。因此,作者的见解是正确的。
本文文笔犀利,逻辑严密,令人无懈可击,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立论一层深一层,引证一段系一段,似此卓识雄文,方能令古人心服。”例如,为了说明管仲提出的竖刁等三人“非人情不可近”只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他把齐桓公和舜、孔子进行比较,说明齐桓公不可能除掉这三个人。退一步说,即使是除掉了这三个人,“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又如,在谈到管仲在临死时没有向桓公举荐贤人是一重大失误时,作者又用史䲡、萧何的事迹进行对比,得出了“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的结论,可以说是丝丝入扣,令人拍案叫绝。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